『怎麼教孩子分享才是正確的呢?』
我想請問羅老師,我兒子目前1歲8個月,我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教育方式讓他從小了解「分享」這個抽象的名詞?
我跟先生目前的方式是:在吃東西時、共讀時、玩玩具時會跟孩子說「我們ㄧ起看/ㄧ起玩」「這東西分爸爸/分媽媽吃」透過這樣的互動讓他慢慢了解「分享」的概念,想請教羅老師我們這樣的方式妥當嗎?!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方式?
感謝羅老師!
- - - - - - - - - -
您好我是羅老師。
回覆您的問題:『分享』的意思是「共同享受」;
『在吃東西時、共讀時、玩玩具時會跟孩子說「我們ㄧ起看/ㄧ起玩」「這東西分爸爸/分媽媽吃」透過這樣的互動讓他慢慢了解「分享」的概念』- 是的,這能夠讓他瞭解「分享」的觀念。
但要注意:
1「有些東西我們不想分享」:我們大人也一樣(例如錢財、貴重物品),所以不要「強迫孩子分享」,就算強迫孩子就範,他也只會覺得被「剝奪」,不會因此了解「分享」的真正意義。
三歲以下的孩子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、秩序與安全感,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,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性行為,還不懂得什麼是「尊重、禮貌、輪流、等待」,所以出現不想分享、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!建議大人不要因此而衝動,強迫孩子必須分享。
2「不是自己的東西,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」:例如有些大人會要求哥哥把玩具借給弟弟,如果不借大人就會沒收哥哥的玩具。但這正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而不是哥哥的,所以就算哥哥把玩具讓給弟弟玩,哥哥也不會學習到「分享」,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「委屈」。
強迫孩子分享,不但不會讓孩子學習到美德,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心。
3 所以,比較好的做法是:跟哥哥說等他玩完之後,再跟弟弟「分享」;弟弟在哥哥玩的時候,要學習「輪流等待」,然後嘗試轉移弟弟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。
希望幫助到您。